正常人的外耳道是一个盲性管道,在其外1/3段为软骨部分,此部位的皮下组织内有一种特殊的腺体,称耵聍腺。它是汗腺的变异,其分泌的耵聍即称为“耳垢”或“耳屎”。正常外耳道内均有一薄层干性耵聍片附着,呈浅黄色,当人们咀嚼、张口或打哈欠时,可借助下颌关节运动而自行脱落及排出,故在一般情况下人们不须挖耳取出。
外耳道皮肤很薄,使用未经消毒的小棍挖耳很易划伤耳道皮肤(肉眼常常未能发觉),给细菌以侵入之机,容易引起外耳道的急性感染,甚至疖肿。因外耳道皮肤紧附于骨衣,缺少皮下脂肪等缓冲组织,如遇炎症可直接刺激及压迫神经末梢,使耳内疼痛异常。尤其婴幼儿皮肤细嫩,易有皮炎之倾向而加剧炎症反应。因此,如家长发现婴幼儿耳内有较多耵聍积聚,应请耳科医生用消毒棉签或耳镊钳取。如因吐奶、眼泪或水误入外耳道内时,可用消毒棉签浸沾75%酒精后轻拭,深度不宜超过1.5厘米。若在挖耳后婴幼儿哭闹不安、发烧且伴有耳内流水时,表明耳内已有感染,必须及时去医院治疗。